按照最新综合布线国家标准《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》(GB50311—2007),综合布线系统根据其组成部分不同分为7个子系统:
①工作区子系统。
②水平(配线)子系统。
③管理间子系统。
④垂直(干线)子系统。
⑤设备间子系统。
⑥进线间子系统。
⑦建筑群子系统。
其组成结构,如图1-16所示。
图1-16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结构图
这7个子系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,构成一个完整的、开放的布线系统,基本上覆盖了一个楼宇可一个建筑群的所有弱电系统。每一个子系统者是一独立的模块,更改其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不会影响到其它子系统。这种模块化设计理念,使得新增配线不致影响原有的系统,既可使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,又可以保护已有的投资。
1.工作区系统
工作区子系统又称为服务区子系统,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组成。其中信息插座包括墙面型、地面型、桌面型等,常用的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、电话机、传真机、报警探头、摄像机、打印机、复印机、考勤机网络终端设备等。工作区子系统的基本要求如下:
①从RJ-45插座到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间的连线宜用双绞线,且不要超过5 m。
②RJ-45插座宜首先考虑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被触碰到的地方。
③RJ-45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等应尽量保持20 cm以上的距离。
④对于墙面型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,其底边距离地面一般应为30 cm。
2.水平(配线)子系统
水平(配线)子系统由工作区信息插座到搂层管理间连接缆线、配线架、跳线等组成。水平(配线)子系统的基本要求如下:
①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缆线的走向。
②双绞线的长度一般不超过90 m。
③尽量避免水平线路长距离与供电线路平行走线,应保持一定的距离(非屏蔽缆线一般为30 cm,屏蔽缆线一般为7 cm)。
④缆线必须走线槽或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,尽量不走地面线槽。
⑤如在特定环境中布线要对传输介质进行保护,使用线槽或金属管道等。
3.管理间子系统
管理间是专门安装楼层机柜、配线架、交换机的楼层管理间。管理间交接区应有良好的标记系统,如建筑物名称、建筑物楼层位置、区号、起始点和功能等标志。管理间子系统的基本要求如下:
①配线架的配线对数由所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。
②进出线路以及跳线应采用色表或者标签等进行明确标识。
③供电、接地、通风良好、机械承重合适,保持合理的温度、湿度和亮度。
④采取防尘、防静电、防火和防雷击措施。
4.垂直(干线)子系统
垂直(干线)子系统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,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配线架,计算机、PBX、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,该子系统由垂直电缆或光缆及相关支撑硬件组成。垂直子系统的基本要求如下:
①垂直子系统一般选用光缆,以提高传输速率。
②垂直子系统应为星形拓扑结构。
③垂直子系统干线光缆的拐弯处不能用直角拐弯,应有相当的弧度,以避免光缆受损,垂直电缆和光缆布线的交叉不应该超过两次,从楼层配线间到建筑物配线架间只应有一个配线架。
5.设备间子系统
设备间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称为网络中心或者机房,是在每栋建筑物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。设备间子系统的基本要求如下:
①设备间的位置和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、布线规模和管理方式及应用系统设备的数量综合考虑。
②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。
③良好的工作环境:温度应保持在0 ~ 27 ℃、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 % ~ 80 %、亮度适宜。
④设备间具有防静电、防尘、防火和防雷击措施。
6.进线间子系统
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,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。进线间是GB50311国家标准在系统设计内容中专门增加的,要求在建筑物前期设计中要有进线间。进线间应能满足多家运营商业务需要,避免一家运营商自建进线间后独占该建筑物的宽带接入业务。进线间一般通过地埋管线进入建筑物内部,宜在土建阶段实施。进线间缆线入口处的管孔数量应满足建筑物之间、外部接入业务及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缆线接入的需求,并应留有2 ~ 4孔的余量。
7.建筑群子系统
建筑群子系统也称为楼宇子系统,主要实现楼与楼之间的通信连接,一般采用光缆并配置相应设备,它支持楼宇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,包括缆线、端接设备和电气保护装置。建筑群子系统应考虑布线系统周围的环境,确定楼间传输介质和路由,并使线路长度符合相关网络标准规定。建筑群子系统室外缆线敷设方式一般有架空、直埋、地下管道三种情况。具体情况应根据现场的环境来决定。